根据国际上通用的标准: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%,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%,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。
而我国进入这个阶段2000年!是的,你没看错,早在近20年前我们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。这一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7.0%,0—14岁人口比重为22.9%,老年型年龄结构已经形成,中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。
但是直到近两年我们才着手解决此问题,而关于二胎和放开生育的政策仍然是扭扭捏捏,围绕提振生育的系统性政策仍是遥遥无期。这毫无疑问给我们敲醒了一记警钟:社会形态的变化悄无声息,唯有个人才能对自己的利益有重大关切。在养老这类大问题上,指望谁,都不如自己准备。
2022年中国的老年人数量将与少年儿童数量相同。之后老年人数量将超过少儿数量,中国进入以抚养老年人为主的时代,而2054年中国的老年人数量达到高峰,然后才进入缩减期。
由此可知,未来三四十年都将是老年人口持续增加的时期,对整个社会来说,养老的压力将持续增大。所以当你真正变老时,也许将发觉自己的周围都是老人,而你的孩子的压力空前之大,因为整个社会在抚养大量的老人。那时候,你自己都会觉得孩子不够关心你的抱怨有点苛刻。
而我们可以大胆预测,未来三四十年我们还无法进入一个高度发达和公平的物质社会,所以应对变老的另一个办法就是:储备足够的物质资料。
目前,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进入低出生率、低死亡率、低自然增长率的阶段,与现代经济发达和较发达国家类似。但是我们是未富先老、未备先老,这就意味着养老的重担更多还是落实到自己和家庭身上。上面两条措施虽然看起来遥远,却是目前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。